双层自电容结构为例:两层ITO,水平和垂直电极分别接地构成自电容,M+N条控制通道。
对于自容屏,如果是单点触摸,则在X轴和Y轴方向的投影都是一个的,组合出的坐标也是一个的。如果触摸屏出现两点触摸并且这两点在不同的XY轴方向,则会出现出4个坐标。但显然,只有两个坐标是真实的,另外两个就是俗称的”鬼点”。
因此,自电容屏的原理特性决定了它只能单点触摸,而无法实现真正的多点触摸。
我们现在手机和iPad用的大都是“电容屏”,都是利用手指的静电感应来工作。但是“水”是可以导电的,所以当水接触到屏幕,就会把本来小面积的皮肤扩展为导电面,就像“漏电了”,再摸上去电流就被影响了,大面积的等电位信号会同时触发很多个接触点,导致定位计算不准确,这个叫做“屏幕漂移”。
我们的手指是导电的,手指相当于一个尺寸比较合适的电极,当我们用手指触摸屏幕时,手指与“电容屏”内部的感应电极之间会形成电容。
OCA对于大尺寸的贴合不利于进行,生产效率低,人工成本高。OCA贴合G+G时对于中等尺寸(10寸左右)较难进行,对于大尺寸贴合时(如15.6寸48寸72寸)很难进行,随着尺寸的增大难度更加艰难。生产效率低,良品率也较低。
OCA贴合好后不能有效的增加屏幕的强度和防爆的能力。特别是对于OGS需防爆膜贴合。贴合后屏幕防爆效果不佳,不耐摔,屏幕易损坏。